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陕中附院介入团队CT引导下实施毗邻心脏的高危肺转移瘤微波消融术

时间:2025-04-24 09:11:00

原标题: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介入团队通过CT引导下成功实施一例毗邻心脏的高危肺转移瘤微波消融术

4月10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介入团队通过CT引导下成功实施一例毗邻心脏的高危肺转移瘤微波消融术。该手术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标志着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实现重要突破,更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肺部转移性病变的新范式,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破局:挑战解剖禁区的手术创新

据悉,患者73岁,为直肠癌术后右肺转移患者,患者病灶紧邻心脏右侧缘的高危解剖位置,传统消融存在心脏热损伤风险(图1)。

医学影像科介入团队创新采用“人工气胸隔离-分阶段消融”策略:通过CT实时引导建立胸膜腔气垫,精准分离病灶与心脏达10mm安全距离(图2);术中实施分阶段消融,同步运用“消融-活检”一体化技术,在完整覆盖肿瘤的同时获取病理标本(图3)。术后超低剂量CT评估显示,消融范围完全包绕病灶,心脏等毗邻器官零损伤(图4),这种针对特殊解剖位置的创新术式,为临床处理高危部位肺结节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模板。现患者已好转出院。

术后病理回报:转移性粘液腺癌,原发灶来源于肠道。

学科跃升:中西医协同诊疗体系升级

术前医学影像科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胸心外科、病理科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结合影像组学精准测算生物热场分布;围术期融入耳穴压豆、中药贴敷等中医外治手段,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体系。

术后影像学评估消融区域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标志着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高危部位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技术成熟与体系创新。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发挥了医院多学科协作(MDT)优势,这种“影像引导精准定位、微创消融高效灭瘤、中西医协同全程干预”的整合诊疗模式,打破单一技术局限,推动肺结节诊疗从“对症处理”向“系统化解决方案”跨越。

精影七秩护安康,中西合璧谱新章,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将继续秉持“精影融通,中西共济”的学科理念,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书写新的篇章,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智慧与影像力量。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通讯员:李鹏、丰枫

编辑:Z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