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向媒体投诉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可复美一款产品中添加了表皮生长因子(EGF)。随后,“可复美”微博发布致消费者的一封信称,产品未添加人表皮生长因子。作为立足科技美学的高科技企业,相关情况和最新进展引发关注。
01
产品被质疑添加人表皮生长因子
公司凌晨回应
4月12日凌晨,“可复美”微博发布致广大消费者的一封信。信中称,近期,关于公司旗下产品【可复美重组(类人)胶原蛋白修复敷料 G型】添加人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不实信息在网络上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疑问,针对此情况,特此说明:
公司旗下包括此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均未添加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在获悉相关反馈后,公司已立即启动全面自查程序,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公司委托了两家专业检测机构,分别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对同批次产品进行独立检测,经过双重检测,结果一致表明:送检样品中未检出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成分。
同时,公司始终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自收到反馈以来,已主动配合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监管部门完成多轮共89批次的全面检查,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信的落款为陕西巨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此前大象新闻报道称,收到一则来自陕西西安秦女士(化名)的求助称,她在2023年使用了相关产品后,脸部皮肤出现发硬、肿胀的情况,就医后仍无法缓解。秦女士曾自费将该产品送检,该款产品中检测出了其在产品说明书中并没有标注的成分:人表皮生长因子。
大象新闻购买了秦女士使用的同款可复美产品送到第三方检测公司鉴定。同时,还随机挑选了市场上高销量、社交平台上推广多的11款“械字号”及“妆字号”产品分批送检。结果发现,9款产品都检测出人表皮生长因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9年发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一)》中表示,人表皮生长因子不得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并表明人表皮生长因子在正常皮肤屏障条件下较难被吸收,一旦皮肤屏障功能不全,可能会引发其他潜在安全性问题。基于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其不得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
目前,双方的争执点在于:可复美产品中是否有表皮生长因子,且双方均有相关检测结果支持各自的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产品中到底有没有表皮生长因子,消费者期待相关权威机构能给出结果。

▲图据大象新闻

▲图据可复美官方微博
02
医美产品透明化和规范化
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立足科技美学的高科技企业。聚焦功效性护肤品、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大产业方向。 公司借助专有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自主研发和生产多种类型的重组胶原蛋白和多种稀有人参皂苷,拥有93项专利及专利申请。
可复美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巨子生物旗下为皮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护理品牌。
2022年11月,巨子生物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被称为“胶原蛋白第一股”。胶原蛋白成为玻尿酸之后的又一个传奇故事。
根据巨子生物发布的2024全年财报,2024年巨子生物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2%;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4%,毛利率82.09% ,净利率37.22%。
其中,可复美品牌在2024年的销售收入达到45.42亿元,同比增长约62.9%,占巨子生物总营收的82%。除此以外,巨子生物旗下还有可丽金、欣苷等品牌,但业绩均不如可复美。


作为一家立足科技美学的高科技企业,巨子生物的不少产品成为女士喜欢的爆款。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类似事件也反映出近年来消费者对产品成分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透明化和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行业内部需要加强自我规范,尤其是在产品成分透明化和宣传合规性方面。企业可能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成分标注或宣传不当引发争议。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成分透明、宣传合规的品牌,企业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在消费品领域此前曾出现过类似事件。这些情况也反映出医美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产品成分透明化和宣传合规性方面。对于企业而言,透明化和规范化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对于行业而言,事件可能成为推动行业规范和加强管理的契机。
华商报大风财经记者 黄涛 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