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陈思伊)日前,市安委办发布《关于2025年二季度安全生产风险的提示》,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矿山、文化和旅游、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提出建议。
进入二季度,强对流、强降雨等天气易发多发,涉水路段和桥梁大风给车辆、船舶行驶带来隐患,轨道交通运营在汛期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加之“五一”、端午假期群众出行出游高峰叠加,存在因长途驾驶、疲劳驾驶、连轴运营、路况不熟导致道路运输事故发生的风险。交通运输、公安、文化和旅游、气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在雨季前做好临水临崖路段、隧道桥梁、危桥险段等重点部位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节假日期间,消防安全风险较高,要及时查处消防安全责任不清、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隐患,最大限度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当前已进入工农业生产高峰期,化肥、油品等化工类产品供需旺盛,个别企业为抓产能、赶工期,生产装置长期高负荷运转甚至“带病”运行,化工仓储物流运行加快,各环节安全风险明显增加。应急管理部门应牵头联动相关部门,突出对西山区、晋宁区、安宁市、寻甸县等重点县(市)区及化工园区加强安全管控,督促企业强化重点生产设施、管道、罐体等关键部位安全管理。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气温上升,工贸企业管道疏通、清污、清淤等作业频次增加,由于温度高、湿度大,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蒸发聚集,易发生有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应急管理部门应组织各地对造纸、印刷、食品制造等轻工企业加强有限空间指导服务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高危作业管理制度。要督促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等行业领域企业对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主动开展隐患自检自查自改。
汛期来临,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冲击掩埋建设施工项目等突发事件。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国动办等部门应依职责抓好房建、市政、重点建设项目、公路、地铁、隧道、水利、人防、农村建房等工程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提升施工现场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完善施工安全监管政策措施,推动治理常态化、制度化。
此外,一、二季度正值春夏交替,大风天气较多,易对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等设施安全稳定性造成影响。城市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和标语宣传品的大风天气应对工作,对户外广告等设施加大安全巡查检查力度,发现设施老旧、残缺,存在易脱落、倒塌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设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