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以内部治理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严格管理规范强信心,将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一批优秀民营企业探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优化治理结构
企业改革创新的每一步,都源自自身发展的沉淀。
2020年,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适逢董事会换届,两位创始人提出退出董事会及主要经营管理岗位,由职业经理人进入董事会及经营管理班子。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介绍,这一提议得到了创始人家族成员支持,经过相关法律程序,公司在2020年11月完成董事会换届,实现从创始人经营管理到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的交接。为保证交接前后平稳过渡,九州通公司创新决策机制,在董事会授权下设立执行董事会,目前已形成“6名执行董事+2名已退出董事会的创始人(名誉董事长和名誉副董事长)”的集体决策机制。
“完备合理的法人治理架构是公司规范有效运行的基础,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传化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捷告诉记者,这些年集团积极推进与国有、民营、外资等外部法人主体和投资机构的战略合作,引入外部股东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决策体系。
从架构看,传化集团内部分为集团、产业、企业三级组织,定位明确。集团通过资本经营、资源经营和管理服务赋能产业发展;产业拉通供应链端到端能力,通过一体化运营提升效率;各业务经营单元构建市场、技术、产品专业化能力。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密码。
“民营企业创立之初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活下去’,容易忽视企业内部的治理和建设。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自身的建设开始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湖北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党蓁称,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框架和长效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整体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完善法治保障
202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企业治理走向现代化指明方向。在实践中,有些民企治理存在严重短板,比如,股东与企业之间财产边界不清,民营企业家挪用、侵占企业资产;董事与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严重损害公司与中小股东利益;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涉企纠纷,引导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主要做法有三,即进一步强化企业维持原则,严守法人财产独立原则,压实董事、监事和高管忠实、勤勉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周伦军说,对民营企业股东之间争议形成公司僵局的案件,人民法院通过依法行使释明权,积极引导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减资分立等途径实质性化解企业经营僵局,防止内部治理失序拖垮企业生产经营,避免具有市场价值的企业解散,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延续。
2016年,湖北省选定115家民营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混合所有制改革及管理提升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果。2022年湖北省工商联在全国省级工商联中首个出台《清廉民企建设评价标准(试行)》。党蓁介绍,今年湖北省将开展“楚商清风——清廉合规民企建设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
近年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给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吃下“定心丸”。“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新公司法开宗明义,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审、二审,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不断修改完善,回应经营主体关切,充实完善法治保障。
防范风险隐忧
对民营企业而言,健康的家企关系及规则尤其重要。
记者了解到,传化集团在企业治理架构中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8名集团董事会成员中,5名是非家族成员;3名集团监事会成员中,有2名非家族成员。在重大事项上,集团董事长作为股东,同其他董事一样拥有一票表决权,并且未被明确授予享有“一票否决权”。九州通公司分别设立法务总部、审计总部、风险督察与整改总部,专司其职、各自分工,保障风险防控机制落地实施。
从司法案例来看,不少涉案企业因内部合规、监督机制等方面出了问题,导致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滋生,为企业经营带来风险隐患。周伦军表示,人民法院坚持以法治手段破解“代理成本”问题,依法追究民营企业董事、监事、高管违规关联交易、谋取公司机会、开展同业竞争等违背忠实义务行为的法律责任,细化勤勉义务司法认定标准,依法打击侵占、挪用资金犯罪等民营企业内部腐败行为。
刘俊海建议,应认真研究家族企业治理的特殊规则,推动民企集团治理的现代化,完善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落实精准问责、合理容错、宽容失败,全国工商联在推动民企治理现代化方面应发挥引领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曾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