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下葬有一些传统讲究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选择骨灰盒和灵位牌
在办理火化手续之前,应选好骨灰盒和一小型灵位牌。灵位牌可请工作人员代写,注意男、女的写法:先考、先妣。
开光仪式
尸体从冷藏柜内取出时,长子抱头,其他人抱身,将尸体放到停尸车上。如需要移动时,仍是长子在尸体头部。
开光前将尸体身上的红线剪开,将烧纸灰放入纸棺,也有的放入死者的衣袋内,再将尸体放入纸棺。意为子女给的上路钱。
殡仪员指导孝子(长子或长孙)开光。孝子持一棉签,沾白酒或酒精,在死者身上擦一下,名为开光。意为使其身体各功能复活。
开光顺序是从头到脚,依次为头、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脚。殡仪员说一句,孝子复述一句,然后在该部位上擦一下。
悼念仪式和告别仪式
仪式前要向司仪交待好死者的生平(在家事先拟好),主要来宾的名单,将一张一寸或二寸照版交给工作人员。
仪式结束后,尸体火化。同时,在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东西。将遗像和灵位版供奉好,摆上五谷和水果、糕点,共五样(有的地方是四样),放鲜花、白酒、香烟等。长子先上香一箸,然后按辈分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烧东西。先烧纸几张,然后将死者的衣物等烧掉,再将供品都烧掉。如有花圈,要取下七朵花,留待以后“烧七时”再烧。烧东西时,将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以助燃。烧完东西,葬礼结束,将白花,孝带除去。直系亲属改带黑纱。除留下少数几人外,其他人去吃丧宴。
下葬前的准备
吉日选择:通常来说遗体火化后3至7天内骨灰盒必需下葬,这也是基于“早入土,早为安”殡葬观念。下葬日期的选定应避免月建、土府、月破、收日、平日、土符、月煞、灾煞、月刑、劫煞、月厌、四忌、四穷、四废、地囊、重日等。
墓穴风水:需先由逝者亲属在落葬师的陪同下先“暖穴”,也就是先在落葬的墓穴内焚烧少量黄纸,选定骨灰盒下葬的吉日后,以表示逝者也有个“温暖的家”。福荫土具有防潮、防虫、维护骨灰盒的功效,再由逝者亲属亲自将福荫土撒些在墓穴底层,然后小心安放骨灰盒。
骨灰盒摆放:由亲属铺金布于石穴底层,以有照片的一面为正面,按朝南或朝西坐向,小心安放骨灰盒,在骨灰盒上铺上银布,再覆盖红布,顶上摆放玉佩和铜钱。骨灰盒左右或前后缝隙中放入干燥剂。
陪葬用品:建议选择瓷器、麻钱、石狮子等两三样有代表性的物品,避免金属类制品,以免对亲人灵骨不好且容易氧化。
其他注意事项
丧服:逝者通常穿白布衫、蓝裤,以白色象征纯洁,蓝色是民族本色。布需要用平纹,不穿棉衣。子女亲手给逝者穿衣。逝者遗物都要焚烧掉,不能遗留。
停灵: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然后在殡仪馆举行追悼及告别仪式。
出殡:火化后,把逝者骨灰及碎骨装入布袋中,最后装入骨灰盒,一般是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焚烧:传统习俗中,焚烧元宝、黄纸、纸质生活用品等。
这些讲究和注意事项旨在尊重逝者,确保葬礼的庄重和顺利,同时也考虑到家属的情感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