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武汉打造智慧体育生态体系,多层级推进AI与教学融合

时间:2025-04-02 18:31:00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李乐影

实习生 涂芊

4月1日,武汉市小学数字赋能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集中展示了AI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全市300余名教育工作者及多所学校代表参与研讨,共同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体育学科发展的“武汉模式”。

活动现场

技术赋能全域覆盖,分层构建“武汉模式”

现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顾静介绍,武汉以“区域协同、分层推进”为核心路径,构建体育学科数字化转型框架。目前,全市已形成“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通过《武汉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并在经开区、东湖高新区等设立“智慧体育实验区”。三角湖小学、光谷一小等试点校率先探索AI课堂、云端教研等模式,江夏区引入“AI跳绳+体质监测”系统后,学生体能达标率提升15%。

针对不同学校基础,武汉采取“三化分层”策略:基础薄弱校推广运动手环等轻量化工具;条件成熟校试点动态健康画像,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管理;同时组建市级“数字共同体”,全年覆盖教师超3000人次。

本土实践突破,打造特色应用场景

活动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作为“智慧教育优质示范区”,已全面引入AI跳绳、心率监测等设备,并开发沉浸式课程。

以三角湖小学张艳平老师的《西游“迹”》课例为例,游戏化场景结合动态评价系统,实现了从“结果评判”到“过程赋能”的转变。课程以“AI+游戏化教学”为核心,通过智能手环实时采集学生运动数据,同步生成动态图谱;借助AI技术模拟孙悟空运动形态,推送个性化训练视频;结合《西游记》经典场景设计“穿越火焰山”“勇闯盘丝洞”等游戏化任务,打造“情境激发-数据监测-精准干预”的智慧课堂闭环,让体能训练趣味化、科学化。

记者了解到,武汉还聚焦本土文化资源,开发“AI武术动作矫正系统”“虚拟龙舟竞速游戏”等特色课程,并在武昌区试点“运动积分银行”,学生日常锻炼数据可兑换社区场馆体验券,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场景。

构建数字生态,推动普惠与跨界融合

未来,武汉计划输出智慧体育课堂标准,联合科技企业开发低成本智能教具,并深化“体卫融合”“体旅融合”,探索运动健康小镇等新场景。目前,全市已建成37所“云-网-端”技术架构试点校,新华小学等通过智能设备生成“健康护照”,学生体质数据动态追踪率达100%。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活动现场旁设置的AI运动体验区吸引了许多参会人员的广泛参与。AI跳绳系统实时捕捉动作轨迹,智慧心率监测设备生成动态健康报告,素质课程则将体能训练与虚拟任务结合。数据显示,试点学校学生肺活量、柔韧性等体质指标较去年同期平均提升12.3%。

一早从硚口区赶来参观学习的青年体育教师王老师表示:“本次活动收获颇丰。学习了如何将AI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后,我也希望能把今天所学融入未来我的体育课堂里,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据悉,武汉市计划年内建成20个智慧体育教研基地,推进智能穿戴设备在200所学校的常态化应用。教育部门将联合科技部门研发适配不同学段的AI课程资源库,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数字化转型。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