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普通人。”3月28日,缅甸发生地震,贵州安顺女孩郭国英迅速创建了“爱援翻译”缅甸微信群。在她和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爱援翻译”微信群逐渐壮大,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后来的三百多人。志愿者来自世界各地,通晓中文、英文等多种语言,为救援队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翻译服务,成为了救援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4月1日,记者拨通了郭国英的电话,通过电话,记者感受到了这个女孩身上的热情与坚定。

微信截图
郭国英参加过土耳其地震的翻译支援。回溯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多支救援力量迅速响应,前往灾区参与救援。然而,语言不通成为救援队面前的一个难题。

郭国英正在工作
“我接到一位救援队朋友的求助电话,询问是否认识在土耳其的会中文的人能提供翻译支援。”远在贵州安顺的郭国英,接到电话后,立刻行动起来,她利用语言优势和人脉资源,迅速联系到了当地会中文的翻译志愿者,并携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救援队搭建起语言的桥梁。
从那时到现在,两年过去了,姑娘依旧热心肠。

微信截图
此次缅甸地震,她与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合作翻译帮助救援,一起互相安慰鼓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地震发生在偏远地区,通讯和交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郭国英和伙伴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卫星电话、无线电等,与救援队保持联系,并及时提供翻译和向导服务。

微信截图
“每一次参与救援,我都能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的人带去帮助和希望。”采访过程中,郭国英几度哽咽。

郭国英和学生合照
郭国英还说:“每一次看到救援队因为我们的翻译服务而能够更顺利地开展工作,我都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一线志愿者传回的图片
郭国英的“爱援翻译”微信群不仅是一个翻译服务的平台,更是一个汇聚爱心和力量的地方。在这里,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搭建起了救援队和受灾地区之间的桥梁。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不仅让救援队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为受灾地区的人民带去了希望和温暖。

一线志愿者传回的图片
“每个人都能以独特的方式为世界贡献力量。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我们心怀善意与勇气,就能成为改变世界的一分子。”郭国英对想要成为志愿者的小伙伴们寄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赵惠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