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三区一城市”建设|法治为民情暖人心

时间:2025-03-21 11:46:00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小凤 见习记者 兰天)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洒落,崇信县西北部的黄寨镇在晨光中苏醒。在这片充满山情水韵的土地上,总能看到一群身着蓝色制服的身影穿梭于乡村庭院、田间地头和牛场果园之间,他们就是黄寨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他们默默耕耘,致力于将法治的福音传递到每户人家,成为小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近年来,黄寨司法所凭借其出色的工作表现,荣获“全国先进司法所”和“平凉市五星级司法所”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司法所工作人员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的生动体现。

在黄寨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涉及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小事。他们深知,法治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法律条文,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他们在工作中注重细节,力求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在黄寨镇,有这样一起典型的调解案例。刘某与张某是多年的朋友,2017年张某在刘某经营的石料厂拉走了若干车石料,共计人民币12860元,并承诺尽快付清。然而,由于刘某的石料厂后来被停止开采,公司也被注销,7年间,刘某多次向张某催要欠款,均被张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推诿。近日,刘某向黄寨司法所申请调解。司法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事情原委后,及时与张某取得联系并开展调解工作。通过说法理、讲情理,最终张某现场支付部分欠款,并约定年底一次性付清剩余款项。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握手言和。

“许多当事人的要求并不高,就是想要被人重视,想有人听他倾诉。”黄寨司法所所长陶永军谈起基层司法工作时颇为感慨。因此,在处理纠纷时,他们总是耐心细致地与当事人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黄寨司法所同样表现出色。他们坚持“严管厚爱”的理念,既依法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又给予矫正对象必要的帮助和关怀。社区矫正对象朱某因交通肇事罪接受矫正,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按时到司法所汇报思想并参与集中教育学习。司法所工作人员便定期上门开展思想教育,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安抚关怀,并经常到朱某家中走访看望,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身体恢复情况。

“大家都是成年人,有啥事坐下来慢慢谈,把事说清、把理讲透。靠谁拳头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最终伤害的是我们还有家人。所以,我们要用合法、合理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在田间地头,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将“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农民群众能够轻松理解。同时,他们还通过法律讲座、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普及土地流转、劳务合同、买卖合同等相关法律法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黄寨司法所与时俱进,工作中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法律服务。他们建立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设置法律咨询服务电话,方便村民随时咨询。还鼓励引导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深夜的点点灯火,黄寨司法所的身影始终穿梭在塬区的沟壑梁峁间。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专业化解矛盾,靠真情赢得信任。如村民所说:“只要看到了‘蓝制服’,咱就心里踏实。”

“新时代赋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使命。面向未来,黄寨司法所将继续深耕法治沃土,以智慧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以品牌化建设擦亮司法为民底色,为基层治理贡献法治力量。”陶永军庄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