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般保证责任
当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保证方式时,担保人按照一般保证承担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保证责任
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为连带保证,担保人与债务人共同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或担保人在其保证范围内履行债务。
担保责任的范围
担保责任通常包括主债权及其产生的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
如果合同中没有另外约定,担保人需对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赔偿责任
如果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可能需要对债权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这是一种事后补救性措施。
赔偿责任的范围可能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等更广泛的范围。
责任认定
担保责任的认定需要考虑借贷合同的效力、担保合同的效力以及债权人与担保人在借贷行为中的过错程度。
建议
担保人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保证方式,以便在出现债务违约时能够明确各自的责任。同时,担保人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因误解或疏忽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